余斌: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时间:2017年11月17日

 一、中国经济现状

    2010年-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近40%,幅度之大、时间之长,超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经济波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量上台阶的趋势并未因此减弱,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增量、市场机会、财富和就业机会,相比并没有明显减少。2017年上半年GDP增长6.9%,预计全年增长6.7%左右。

    经济增长持续回落原因:一是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从过去30%、20%以上下降到2016年的4 .2%和6.9%,导致整体投资增速回落至个位数(8.1%、7.8%);二是随着传统竞争优势的逐步消弱,出口增速从过去20%以上转变为近两年的负增长(-7%、-1.9%);2017年1-8月份增长为13%,增速放缓,预计全年增长将回落至10%以下。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

后发国家追赶进程。在追赶进程的不同阶段,后发优势的重点不同,蕴藏的增长潜力不同,经济增长呈现的特征不同,分为起飞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中高速增长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和增速回归阶段。1978年-201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年均增长9.8%的高速增长阶段;现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预计延续10年,平均增速约为6%;此后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预计延续20年左右,平均增速约为4%;之后将进入成熟经济体国家行列,经济增速将回归到与发达国家大体持平的水平。

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稳定状态,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发展方式都将发生变化,未来走向将成“L”型,经济发展将进入新旧动力转换。只有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才能实现新旧动能的平稳转换。

从需求结构来看,过去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出口,现在更多依靠消费;从供给结构来看,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发展,现在更多依靠服务业增长。过去依靠人口数量红利,现在更多依靠人口质量红利;过去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现在更多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和前沿式创新;过去以增加产量、扩张产能为主,现在以兼并重组、优胜劣汰为主;过去以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生产为主,现在不断迈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实现“双中高”的目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宏观经济政策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在稳的目的、稳的途径、稳的手段方面已出现重大变化。

稳的目的:过去强调创造就业机会,满足新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需求,保持社会稳定;现在更多地强调防控风险,消化、吸收、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风险。

    稳的途径:过去强调扩张需求,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三去一降”实现供求平衡。

稳的手段:过去主要通过增加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增长来弥补制造业、房地产投资下降形成的缺口;现在则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激发微观实体活力。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重大转折的关口。正确看待中国经济现状、未来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对促进中国寿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