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投控:整合华闻控股和中诚信托
“今年将深化改革,推进中国人保集团年内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如果资本市场等环境条件许可,不排除2009年完成整体上市的目标。”在2009年的工作会议上,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将今年的工作重点锁定为股份制改造。如何对刚刚收入囊中的多个非保险金融板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
结构性扩张收官
中国人保集团去年确立了“本、策、道”的发展战略,即以财产险业务发展为立业之本,以人身险业务发展为振兴之策,以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为跨越之道。
集团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人保投控通过整合存续资产,充分利用资本的杠杆效应,以8.62亿元人民币拿下了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闻控股)55%股权,成功实现对原“华闻系”的重组。随后不久,经国务院特批,财政部以增资9.36亿元的形式,将其拥有的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托”)32.25%股权(3.88亿股)全部划转至人保集团,人保集团以32.35%的份额成为中诚信托第一大股东。
两次结构性扩张的完美收官,不仅大幅增加了人保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让人保集团在构建保险金融集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继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之后的第三个保险金融集团。
重组整合势在必行
“篮子里的牌照和资产多了固然是好事,但如何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并使之成为集团整体上市的‘加分’砝码,中国人保显然还有大量繁重的工作需要做,这也对其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于中国人保集团而言,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这些资产的清理和评估。“人保的现状是,存续资产处置尚未完成,结构扩张带来的新资产也未理清。只有对自身的‘财富’做到心中有数并充分发挥效用,才能够为未来的上市扫清障碍。否则,资产链条过于复杂及股权层级不明晰,都将可能成为中国人保新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中国人保集团今年以来的资金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保集团旗下的健康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目前均未进入盈利周期,消耗大量资本金将在所难免。此外,作为集团旗下“主业”的中国人保财险在投资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进一步增资。“尽管去年中国人保集团发行了78亿元的次级债,支撑了前期的增资,但未来一年的资金来源仍无明确来源。”业内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正如吴焰所强调,“对非保险金融板块而言,2009年将是中国人保的战略整合之年。”
如何迅速并有效整合非保险金融板块,并以此为平台建立起有效的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体系,已然成为中国人保上市前必须做的功课。
人保投控或挑大梁
华闻和中诚信托两大“非保险金融板块”的加入,无疑为中国人保集团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更多渠道。而监管层面透露的信息也显示,2009年保险业将稳步扩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试点、适时开展企业股权投资试点并研究投资经营性物业。
寻求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突围之道,建立起持续高效的资本补充机制并在专业投资方面保持竞争优势,这势必将成为中国人保集团上市之旅中必须跨越的障碍。而集团旗下的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与人保控股,则是中国人保实施保险金融集团战略、融合内外部资源的两个重要平台。对比中国人保集团旗下的两个资产管理平台则不难发现,曾经定位为“存续资产处置”的人保投控,已经并且还将在中国人保集团非保险金融板块整合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公开数据显示,人保投控母公司2008年实现利润近2亿元,为中国人保集团作出了较大的利润贡献。与此同时,在投资和资本运作方面,人保投控不仅组建了人保金控投资公司,还在华闻控股重组项目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存续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人保投控的转型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它将不得不面临新业务的开拓准备。“从人保集团的投资平台来看,人保投控转型需求的迫切及作为集团全资子公司的特殊身份注定将在人保系统非保险金融板块整合中担当更多的重任。但新投资领域的拓展也会暴露人保投控乃至整个人保集团相应领域专业人才的匮乏,我个人认为这是人保集团在短期内必须先解决的关键问题。”业内人士如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