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行业要闻
    |正文

    平安产险:服务是平安电话车险开辟“蓝海”的生命线

    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有人戏言,电话车险可谓开辟了中国车险市场的一片“蓝海”,而优质的服务又是电话车险最终能够开辟出车险市场“蓝海”的生命线,平安作为在电话车险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凭借优质的服务获得了车险市场“蓝海”中的第一桶金。

    众所周知,这些年车险市场上,在大部分以传统渠道为运营模式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因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双向亏损而郁郁寡欢时,消费者对车险降价的呼声却有增无减。一项针对车险价格的调查表明:5-15万元的车主有80%以上认为车险太贵,即便30万元以上的车主也有将近70%的人认为当前车险价格偏高。车险价格过高,究其原因还是车险的渠道成本过高,在传统的车险销售模式下,几乎所有掌握客户资源的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过多的流通环节导致车险销售的成本大大增加。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话车险正是通过省略销售的中介环节,有效控制了成本,更多让利消费者。据了解,电话车险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成为主流:在英国,超过50%的车主选择通过电话投保车险,美国的直销车险也早已经走向成熟;在韩国,通过网络、电话销售车险的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2009年已近37%,保费收入将达到37亿美元。国外的经验表明,直销这种模式以独特的市场、渠道以及产品定位,能够绕开中介的束缚,充分发挥新渠道的优势,可使业务得到长足的增长。

    无论从目前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还是成熟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来看,具有价格优势的电话直销都将成为未来车险业务的主流发展方向。

    面对电话车险业务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平安走到了行业前面。在2007年国家正式颁布电销资质的时候,中国平安拿到了第一张牌照,由于比传统车险多了15%的价格空间,当年平安电销的营业额由2005年首次尝试电话直销时的2.5一跃达到了6.9亿元,2009年则猛增到42亿元,2010年实破百亿大关达到125亿,三年多的时间,平安就开发了百亿市场规模,同时,真正实现了电话车险市场的赢利。4008-000-000这一平安电话车险的全国统一服务热线也逐渐被诸多国人熟知。
    如今,已有众多的保险公司陆续开设了电话车险业务。电话车险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已形成了稳定可靠的车险运营体系。在这体系中,电话车险、保险公司、车主,可看作一个三方平衡运作的生物链。它们在相互制约的同时,也在促进发展。保监会规定,电话车险国家7折限折令的基础上,再优惠15%。如此大的让利幅度,对保险公司而言,由于剥离了庞大的代理成本,仍然可以继续盈利,而盈利也就意味着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改善车险后期承诺车主的诸如理赔等方面的服务,这是电话车险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平衡;而对于广大车主而言,电话车险的直接让利,集中运营,统一规范,车主也享受到了最优惠的公道、透明的价格体系,车主对电销公司的信任度也让保险公司的投保费用有了间接保障,这是电话车险与车主的利益关系;反之,电话车险在赢利公司、获利车主的同时,其直销模式搭建了保险公司与广大车主的良好关系。经营电话车险的公司能够第一时间有效的对于客户进行筛选、甄别,而车主也有固定的选择权来进行投保、续保,而这又是保险公司与车主的平衡关系。

    在这个三者体系中保险公司要想拥有更多稳定的客户群,必须努力在电销增值服务及运营保障上很下功夫。平安电话车险在几年的经营实践中率先提供理赔一条龙的直赔服务及全国通赔、道路救援等增值服务,并且先后增加了“三分钟快速报价”、“量身定做投保方案”、“24小时送单上门” 、“万元以下,资料齐全,一天赔付”等独特服务,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爱车大管家”理赔服务项目,不仅替客户代为办理诸多汽车服务项目及短信提醒,而且还可上门收取理赔材料。让投保平安电话车险的车主能够更舒适地体验“足不出户”投保流程,在整个投保或理赔过程中,享受到“保险公司围着自己团团转”的优待。

    平安电话车险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得到许多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客户总监、业务精英及宅男宅女等群体中广大车主的青眯,能拥有一大批稳定的电话车险优质客户,且电话车险的市场份额在各保险公司中遥遥领先,其关键在于这些年来平安电话车险在确保价格优惠、投保便捷等电话车险共性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搭建系统的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增值服务内容,在行业始终领先服务的前提下,成功地在中国车险市场开辟出一片“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