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时间:2021年09月29日 |
近期,中原农险充分发挥模式、产品、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总部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将相关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助力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启动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近日,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南阳市桐柏县举行,旨在保障花生种植户稳定收益,推动花生保险由“保成本”逐步向“保价格”“保收益”转变,为全省花生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该项目是在巩固去年我省开展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基础上,金融支农惠农的再次升级。参保种植户仅需承担10%的保费,其余保费由郑商所和省市县三级财政承担。一旦遭遇市场价格动荡,触发价格保险理赔条款,将由中原农险赔付相关亏损。中原农险则通过向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转移赔付风险,实现“再保险”,形成多方共担风险的格局。
二是落地全国首单商业性黑斑蛙养殖保险。近日,全国首单商业性黑斑蛙养殖保险在新乡市原阳县成功落地。黑斑蛙养殖是原阳县政府引入的新兴产业,以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构建“一稻四水”稻渔共养体系,即稻蛙、稻鱼、稻蟹、稻泥鳅共养生态圈。但合作社黑斑蛙养殖面临着各种病虫害、暴雨等风险,急需保险产品化解风险。中原农险通过市场调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第一时间推出商业性黑斑蛙养殖保险,本着“惠农利民”的原则,养殖户只需交纳120元/亩的保费,即可提供风险保障1500元/亩,共计为9万只黑斑蛙提供风险保障30000元,可有效化解养殖风险,稳定养殖户收益。
三是推出政策性淡水鱼气象指数保险。近日,河南省首批政策性淡水鱼气象指数保险落地郑州市中牟县。目前中牟县水产养殖面积超2万亩,全县每年淡水养殖一项收入就破亿元。但长期以来养殖户也面临极大风险,尤其是高温天气影响鱼类正常进食,造成其生长缓慢甚至因缺氧死亡,且易造成大面积细菌性疾病爆发。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原农险迅速组织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创新推出以淡水鱼精养鱼池为保障对象,以高温指数作为理赔依据的保险产品。养殖户只需承担10%的保费,其余90%保费由市县财政承担,每亩提供风险保障6000-10000元。该产品在提供较强风险保障的同时,极大简化了理赔定损程序。首批政策性淡水鱼气象指数保险共惠及养殖户369户,为9750亩鱼塘提供风险保障9362.4万元。
下一步,中原农险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级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文件精神,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市场调研,充分结合农户实际需求,推动农业保险持续“扩面、提标、增品”,全面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农业保险服务质效,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保障。